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医聊
  河南医聊
肺结节全景解读:从发现到管理的科学认知
发布时间:2025-09-06    阅读:12次
来源:本站 作者:徐红艳

徐红艳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一、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是影像学检查中常见的描述性诊断,指在肺部出现直径小于或等于 3 厘米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影像学密度灶。
一旦超过 3 厘米,通常被称为“肺肿块”。
肺结节并不是一种独立疾病,而是多种病因导致的影像学表现。随着低剂量螺旋 CT(LDCT)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体检者被告知“发现肺结节”,
这使得公众对这一医学名词的认知和焦虑急剧增加。

肺结节根据性质可分为良性与恶性:
- 良性结节通常由炎症、结核、纤维化或良性肿瘤引起,这类结节多年来无明显变化,不会危及生命。
- 恶性结节可能是肺癌的早期表现,尤其是在高危人群(长期吸烟、家族史)中更需警惕。

根据影像学表现,肺结节还可分为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亚实性)、纯磨玻璃结节。不同类型结节在随访和处理上差别很大。
例如纯磨玻璃结节即使很小,也可能提示早期腺癌的可能,需要长期动态观察。

二、肺结节的形成原因

肺结节的成因非常复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炎症反应:最常见。肺部感染(如肺炎、结核)后可能形成炎性肉芽组织或纤维化瘢痕,表现为结节。部分炎症结节会逐渐缩小或钙化。
2. 良性肿瘤:如错构瘤、纤维瘤,这些通常生长缓慢,很少恶变。
3. 钙化或瘢痕:既往结核或外伤后遗留下来的钙化灶,往往多年不变,是良性的标志之一。
4. 恶性病变:肺癌尤其是腺癌,早期多表现为孤立结节。部分转移瘤也可在肺部形成结节。
5. 其他少见原因:寄生虫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相关结节)、职业性粉尘暴露(煤矿尘肺、石棉沉着)等。

因此,肺结节是一个“影像学表现”,而不是确切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和随访来判断性质。

三、流行病学与高危人群

随着 LDCT 的推广,肺结节的检出率大幅增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 普通人群中,约 20% 的成年人 CT 体检可发现肺结节;
- 高危人群(吸烟者、职业暴露者)检出率甚至超过 40%;
- 但真正发展为肺癌的不足 5%。

高危人群主要包括:
1. 年龄 ≥ 40 岁;
2. 吸烟 ≥ 20 包年;
3. 有一级亲属肺癌史;
4. 长期接触石棉、煤尘、油烟、辐射等;
5. 既往有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这些数据说明:虽然肺结节非常常见,但大部分为良性,不应过度紧张。然而在高危人群中,肺结节尤其需要重视,可能是早期癌变信号。

四、肺结节的检查与诊断

发现肺结节最常见的途径是影像学检查。

1. 胸片:传统 X 光片对小于 1 厘米的结节敏感性差,容易漏诊。
2. CT 与 LDCT:低剂量螺旋 CT 能够发现 2–3 毫米的微小结节,是目前公认的早期肺癌筛查最佳手段。
3. PET-CT:可通过显像剂显影,评估结节代谢活跃度。高代谢提示恶性可能,但炎症也可能假阳性。
4. 活检与病理学:包括经支气管镜活检、经皮肺穿刺,是确诊肿瘤的金标准。
5. 人工智能:近年来,AI 在影像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自动识别结节、分析形态、评估风险,提高医生效率。

通常临床会结合病史、实验室指标和影像随访,而不会仅凭单次检查下结论。

五、如何判断肺结节的良恶性

判断肺结节良恶性的核心在于:

1. 大小:直径 < 5mm 多为良性;6–8mm 需要警惕;> 8mm 风险明显增加。
2. 边缘:毛刺状、分叶状边缘提示恶性可能。
3. 内部密度:纯磨玻璃结节风险高;钙化结节多为良性。
4. 动态变化:良性结节多年不变;恶性结节数月内可能增大。
5. 临床信息:吸烟史、家族史、症状(咳嗽、咯血)等。

因此,判断良恶性需要综合评估,动态观察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六、肺结节的随访与管理(修订版)

肺结节的随访管理参考 Fleischner 协议和国内指南。

### 实性结节
- <6mm:低危人群可不随访;高危人群 12 个月 CT。
- 6–8mm:6–12 个月复查;若稳定,18–24 个月再次复查。
- >8mm:PET-CT 或活检,必要时手术。

### 磨玻璃结节
- <6mm:通常不随访,但有条件可 2 年复查一次,持续 5 年。
- ≥6mm 纯磨玻璃:6–12 个月复查,若稳定,每 2 年一次,至少 5 年。
- ≥6mm 部分实性:3–6 个月复查,若实性部分 >8mm,应尽早评估或活检。

### 多发结节
- <6mm 实性:通常不随访;高危人群 12 个月复查。
- ≥6mm:按最大结节的管理原则。

随访理念:动态观察 > 静态判断;个体化处理 > 一刀切。

七、肺结节的治疗方式

根据结节性质和风险分层,治疗策略包括:

1. 观察随访:对小结节和低风险结节。
2. 外科手术:对高度怀疑或确诊恶性结节,采取楔形切除、肺段切除或肺叶切除。
3. 微创介入:如射频消融、冷冻消融,适合手术耐受性差者。
4. 药物治疗:如确诊肺癌,进入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阶段。
5. MDT 会诊:多学科共同决策,实现个体化治疗。

八、生活方式与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结节恶变的重要手段:

1. 戒烟限酒:吸烟是最主要危险因素。
2. 饮食均衡:增加膳食纤维、抗氧化物摄入,减少油炸、腌制品。
3. 规律运动:提高心肺功能与免疫力。
4. 避免环境危险:减少粉尘、石棉、二手烟暴露。
5. 定期筛查:高危人群每年一次 LDCT。

九、心理调适与患者教育

肺结节发现后,患者常陷入焦虑恐惧。

- 需明确:肺结节 ≠ 肺癌。
- 遵循医生建议,避免盲目就诊或过度检查。
- 加强医患沟通,建立信任。
- 借助心理支持、病友群交流减轻负担。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

十、典型病例分享

案例一:35 岁女性,体检发现 5mm 纯磨玻璃结节,随访 5 年稳定,确定为炎症后遗灶。
案例二:60 岁男性,吸烟史 30 年,半年内结节增大,PET-CT 高代谢,手术确诊早期肺癌并治愈。
案例三:煤矿工人,多发钙化结节,随访多年稳定,诊断为尘肺瘢痕结节。

十一、未来发展方向与个人观点

未来肺结节的管理将走向:

1. 低剂量 CT 普筛常态化,降低肺癌死亡率。
2. 液体活检:通过血液 ctDNA 提前发现癌变。
3. 人工智能:结合大数据,精准预测结节风险。
4. 个体化治疗:基于分子分型和免疫状态,选择最优方案。

个人观点:
公众认知存在两极化——要么恐慌,要么忽视。
科学的理念应是“精准随访、合理干预”。
推广高危人群 LDCT 筛查,避免过度诊疗,结合 AI 与精准医学,是未来的关键方向。


  • 电话:0371-65749110  手机:15890150570

    邮箱: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18号河南广播电视台

  • 微信

    公众号

    微信
    抖音

    抖音

    抖音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博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河南法治频道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