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医聊
  河南医聊
免疫抑制剂在肾病和风湿病中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5-08-06    阅读:32次
来源:本站 作者:陈少霞

陈少霞 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肾病风湿科

一、免疫抑制剂概述

免疫抑制剂作为一类能够抑制机体异常免疫反应的药物,在肾病和风湿病治疗领域具有关键地位。其作用机制在于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抑制过度活跃的免疫应答,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延缓疾病进展。但在发挥治疗效果的同时,免疫抑制剂也会引发多种不良反应,因此深入了解其应用与注意事项极为必要。

二、免疫抑制剂在肾病中的应用

(一)狼疮性肾炎治疗

1. 环磷酰胺:通过抑制 B 细胞和 T 细胞增殖,减少自身抗体产生,常与糖皮质激素联合用于狼疮性肾炎诱导缓解阶段。

2. 霉酚酸酯:选择性抑制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阻断淋巴细胞鸟嘌呤核苷酸合成途径,在维持治疗阶段降低疾病复发风险。

(二)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

1. 他克莫司:与免疫嗜素结合抑制钙调磷酸酶活性,抑制 T 细胞活化和细胞因子产生,对膜性肾病治疗效果良好。

2. 环孢素:干扰 T 细胞生长、分化和功能,在微小病变型肾病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治疗中发挥作用 。

三、免疫抑制剂在风湿病中的应用

(一)类风湿关节炎治疗

1. 甲氨蝶呤: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嘌呤合成,兼具抗炎作用,可减轻关节炎症,延缓关节破坏,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锚定药物。

2. 柳氮磺吡啶:在肠道内分解为 5 - 氨基水杨酸和磺胺吡啶,二者发挥抗炎和免疫调节功能,改善患者病情。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

1. 硫唑嘌呤:适用于病情较轻、脏器损害不严重的患者,在体内代谢为 6 - 巯基嘌呤,干扰嘌呤代谢,抑制淋巴细胞增殖。

2. 其他应用:在系统性硬化症、皮肌炎等风湿病治疗中,也会依据病情合理选用免疫抑制剂控制疾病进展。

四、免疫抑制剂使用的注意事项

(一)感染风险防范

免疫抑制剂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显著增加患者感染风险,涵盖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如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易感染肺炎链球菌、结核杆菌等引发肺部感染。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感染症状,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及时检测病原体并治疗。

(二)肝肾功能监测

1. 环磷酰胺:可引发出血性膀胱炎及肝功能损害。

2. 他克莫司、环孢素:长期使用存在肾毒性,导致血肌酐升高、肾功能下降。用药过程中需定期检测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指标,依结果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三)其他不良反应关注

1. 甲氨蝶呤:可能引发口腔溃疡、骨髓抑制等。

2. 硫唑嘌呤:可导致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及过敏反应。患者用药期间需留意自身症状变化,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且必须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避免影响疗效或致病情复发。

免疫抑制剂在肾病和风湿病治疗中不可或缺,只有充分掌握其应用范围与注意事项,通过合理用药、严密监测和及时处理不良反应,才能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药物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预后。


  • 电话:0371-65749110  手机:15890150570

    邮箱: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18号河南广播电视台

  • 微信

    公众号

    微信
    抖音

    抖音

    抖音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博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河南法治频道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