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锋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
在医学的长河中,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人类对抗疾病的征程。胸腔镜手术,作为胸外科领域的璀璨新星,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改写着治疗格局,为无数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一、胸腔镜手术:微创手术的先锋
胸腔镜手术,全称为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是利用现代摄像技术和高科技手术器械装备,在胸壁套管或微小切口下完成胸内复杂手术的微创胸外科新技术。其工作原理就像是给医生装上了“透视眼”和“灵活手”:通过在胸壁打1-3个1.5厘米左右的小孔,将高清摄像头和手术器械伸入胸腔,医生借助显示屏的实时引导,就能精准处理病灶。这一过程,就如同医生看着“电视屏幕”,用特殊的“长筷子”通过小洞,在胸腔内完成复杂手术。
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的优势堪称全方位。从创伤程度看,传统开胸手术需要切断肋骨或撑开肋间隙,切口长达20-30厘米,对肌肉损伤极大;而胸腔镜手术仅需小切口,不切断肋骨,肌肉损伤极小。疼痛方面,传统开胸术后疼痛剧烈,患者常需强效镇痛药;胸腔镜手术则疼痛显著减轻,患者术后舒适度大幅提升。恢复速度上,传统开胸手术住院时间长,常大于1周,恢复慢,需要数周至数月,患者活动受限明显;胸腔镜手术出血少,患者通常术后1-2天即可下床,住院时间缩短至3-7天,呼吸功能恢复快,能更快重返日常生活和工作。美观程度上,胸腔镜手术的小切口也更符合患者对美观的需求。
二、胸腔镜手术的广泛应用
胸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几乎涵盖了大部分需要开胸进行的手术。
在肺部疾病领域,无论是肺结节、肺大疱,还是肺癌,胸腔镜都大显身手。对于肺结节,胸腔镜可以精准定位并切除,为患者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肺大疱患者通过胸腔镜手术能快速修补,降低复发率;早期肺癌患者,胸腔镜下的肺叶切除或肺段切除,既能彻底切除肿瘤,又能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组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食管疾病方面,食管平滑肌瘤、早期食管癌等也可通过胸腔镜手术治疗。在纵隔疾病中,纵隔肿瘤、胸腺瘤等,胸腔镜能清晰暴露肿瘤位置,实现安全剥离。此外,手汗症患者通过胸腔镜下的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可告别“水手”困扰;心包积液患者能通过胸腔镜下心包开窗引流重获健康;胸外伤探查止血、膈疝修补等手术,胸腔镜也能出色完成。
三、胸腔镜手术的发展与展望
胸腔镜技术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探索与突破。其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1912年瑞典的jacobeus就对胸腔镜技术进行了报道,但早期受限于器械和技术,仅用于胸膜疾病的诊断和结核性胸膜炎的胸膜粘连松解。直到上世纪90年代,内镜摄像系统的进步以及内镜用切割缝合器等器械的出现,才让外科胸腔镜技术迎来大规模发展。1992年北京大学的王俊教授创立了我国电视胸腔镜和胸部微创外科,自此我国胸外科进入微创发展时代。
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3D成像、荧光导航、手术机器人等技术与胸腔镜手术不断融合。3D成像技术为医生提供更立体、清晰的视野,荧光导航技术能精准标记病灶,手术机器人则进一步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灵活性。未来,胸腔镜手术甚至有望实现“无痕手术”,让患者真正体验“日间手术”的便捷,即当天手术、当天出院。
胸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显著优势,已然成为胸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深刻改变了胸外科的治疗格局。它不仅为患者减轻了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更推动了医学向更精准、更微创的方向发展。在未来,胸腔镜手术必将在医学的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