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医聊
  河南医聊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这些护理要点需牢记
发布时间:2024-06-12    阅读:15次
来源:本站 作者:郭洪晓

郭洪晓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二病区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它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骨髓造血功能产生抑制,导致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在人体止血和凝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当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范围时,患者容易出现出血风险,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掌握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护理要点至关重要。以下为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的全面护理指南。

一、认识化疗后血小板减少

化疗药物会干扰骨髓中巨核细胞的正常生长与分化,使得血小板生成减少。一般来说,化疗后7-14天容易出现血小板计数的低谷。根据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可分为轻度(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⁹/L)、中度(血小板计数在20-50×10⁹/L)和重度(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⁹/L)。血小板计数越低,出血的风险就越高,可能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严重时甚至出现内脏出血、颅内出血等危急情况。

二、出血预防护理

(一)日常生活细节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避免受伤,尽量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使用软毛牙刷刷牙,刷牙时动作轻柔,避免牙龈损伤出血;若血小板计数极低,可改用生理盐水或专用漱口水漱口代替刷牙。剃须时不要使用刀片刮胡刀,应选择电动剃须刀。剪指甲时注意不要剪得太短,防止甲床受伤出血。同时,要减少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和碰撞,防止摔倒,上下楼梯要扶好扶手,行走时注意脚下安全,必要时可使用拐杖辅助。

(二)环境安全优化

居家环境的布置要以安全为首要原则。移除家中可能导致磕碰的障碍物,如收起地上的电线、地毯边角等。在卫生间、浴室安装扶手,地面铺设防滑垫,防止滑倒。家具的边角可加装防撞条,减少意外碰撞带来的伤害。避免使用尖锐物品,如剪刀、针等,如需使用,应在家属陪同下小心操作。

三、饮食调理护理

(一)促进血小板生成的食物

 

饮食上,可适当增加有助于提升血小板的食物摄入。花生衣具有促进血小板生成的作用,患者可以用花生衣煮水饮用,或食用带红衣的花生。猪蹄、鸡爪等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也有助于血小板的生成,可与花生衣搭配煲汤食用。此外,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及豆制品、奶制品等,能为身体提供造血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身体抵抗力。

(二)饮食禁忌

避免食用坚硬、粗糙的食物,如坚果、油炸食品、饼干等,以防划伤口腔或消化道黏膜导致出血。辛辣、刺激性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道,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也应尽量避免。同时,要严格禁酒,酒精会对胃肠道黏膜和肝脏造成损伤,影响凝血功能。

四、病情观察与应急处理

(一)密切观察症状

患者和家属要密切关注身体出现的各种症状。每天检查皮肤有无新出现的瘀点、瘀斑,注意观察大小便颜色,若尿液呈红色、酱油色,大便呈黑色,可能提示有内脏出血。还要留意有无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血疱,以及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一旦出现,可能是颅内出血的先兆,需立即就医。

(二)应急处理措施

当出现轻微出血时,如鼻出血,可让患者坐下,身体稍向前倾,用手指捏住鼻翼两侧,持续按压5-10分钟,同时用冷毛巾敷在前额,促进血管收缩止血;牙龈出血时,可用干净的棉球或纱布压迫出血部位。如果出血持续不止或出血量较大,应立即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输注血小板或使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进行治疗。

五、心理与生活管理

(一)心理调适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而负面情绪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恢复。家属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也可通过听音乐、看书、与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二)生活规律养成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在血小板计数较低时,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以防感染;如需外出,必须做好防护措施,佩戴口罩,避免与他人发生碰撞。同时,要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血小板计数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虽然会给患者带来诸多风险,但只要牢记上述护理要点,从出血预防、饮食调理、病情观察、心理与生活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就能有效降低出血风险,帮助患者平稳度过血小板减少期,为后续的治疗和康复奠定良好基础。


  • 电话:0371-65749110  手机:15890150570

    邮箱: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18号河南广播电视台

  • 微信

    公众号

    微信
    抖音

    抖音

    抖音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博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河南法治频道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