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医聊
  河南医聊
贫血患者的日常护理:如何科学补铁与营养调理
发布时间:2024-12-01    阅读:18次
来源:本站 作者:郭洪晓

郭洪晓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二病区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综合征,其中缺铁性贫血最为普遍。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有25%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贫血患者常出现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科学补铁与营养调理是改善贫血状况的关键,以下为贫血患者日常护理的详细指南。

一、了解贫血与铁元素的关系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当人体缺铁时,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下降,从而引发缺铁性贫血。贫血患者需明确自身贫血类型,若为缺铁性贫血,补铁是改善症状的核心。但盲目补铁可能导致铁过载,损害肝脏、心脏等器官,因此科学补铁至关重要。

二、科学补铁的方法

(一)饮食补铁

食物是补铁的天然来源,贫血患者应优先从日常饮食中摄取铁元素。含铁丰富的食物分为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多为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如猪肝每100克含铁量达22.6毫克,吸收率可达20%-30%;鸭血每100克含铁量30.5毫克,是补铁的优质选择。瘦肉、鱼类、蛋类也含有丰富的血红素铁。

植物性食物如菠菜、黑木耳、红枣等也含铁,但多为非血红素铁,吸收率较低,一般在3%-5%。不过通过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显著提高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例如,吃菠菜时搭配橙子,维生素C能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促进吸收。

(二)铁剂补充

对于缺铁严重或饮食补铁效果不佳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铁剂。常见的铁剂有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铁剂宜在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同时搭配维生素C同服,增强铁的吸收。服用铁剂时可能出现黑便、恶心等副作用,这属于正常现象,但若副作用严重,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用药方案。此外,铁剂不宜与牛奶、浓茶、咖啡同服,因为其中的钙、鞣酸等成分会影响铁的吸收。

三、全面的营养调理

 

(一)蛋白质的摄入

蛋白质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之一。贫血患者应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可选择瘦肉、鱼类、豆类及豆制品、奶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食物。例如,每天喝一杯250毫升的牛奶,吃50-100克的鱼肉,再搭配适量的豆腐,就能满足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有助于血红蛋白的合成。

(二)维生素的补充

除维生素C外,维生素B12和叶酸对红细胞的生成也起着重要作用。维生素B12参与神经系统发育和造血过程,可从肉类、蛋类、奶制品中获取;叶酸参与DNA合成,绿色蔬菜、坚果、酵母中含量丰富。患者可适当增加这些食物的摄入,必要时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B12和叶酸补充剂。

(三)其他营养素

锌、铜等微量元素对铁的吸收和利用有协同作用。含锌丰富的食物有牡蛎、瘦肉、坚果等;含铜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豆类、全麦食品等。贫血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合理搭配这些食物,有助于提高铁的吸收效率,改善贫血症状。

四、日常饮食与生活注意事项

(一)饮食禁忌

避免食用过多抑制铁吸收的食物,如含草酸较多的菠菜(烹饪前焯水可减少草酸含量)、竹笋,含植酸的全麦食品等。同时,减少高磷食物的摄入,如可乐、动物内脏等,因为磷会影响铁的吸收。此外,戒烟限酒,酒精和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铁的代谢和吸收。

(二)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7-8小时,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和造血功能的改善。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但要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长期精神紧张、焦虑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不利于营养物质的摄取和吸收。

综上所述,贫血患者通过科学补铁与全面的营养调理,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有效改善贫血状况。在调理过程中,要定期复查血常规,观察血红蛋白等指标的变化,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逐步恢复健康。


  • 电话:0371-65749110  手机:15890150570

    邮箱: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18号河南广播电视台

  • 微信

    公众号

    微信
    抖音

    抖音

    抖音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博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河南法治频道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