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医聊
  河南医聊
肾衰竭:了解病因,守护肾脏的最后防线
发布时间:2023-05-17    阅读:17次
来源:本站 作者:张玉莲

张玉莲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三病区

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排泄和内分泌器官,承担着过滤血液、排出代谢废物、调节水盐平衡及分泌激素等关键功能。肾衰竭,意味着肾脏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了解肾衰竭的病因,掌握科学的预防与应对方法,是守护肾脏健康、守住生命防线的关键所在。

一、认识肾衰竭

肾衰竭分为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起病急骤,在数小时至数天内,肾脏功能突然下降,血肌酐快速升高,患者可出现少尿(每日尿量少于400毫升)或无尿(每日尿量少于100毫升),伴有恶心、呕吐、水肿等症状。若能及时治疗,多数患者肾功能可恢复。慢性肾衰竭则是一个缓慢进展的过程,常由多种慢性肾脏疾病逐渐发展而来,早期症状隐匿,随着病情加重,肾脏功能逐渐减退,最终进入尿毒症阶段,此时肾脏已无法维持人体基本生理功能,需要依靠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

二、探寻病因

1.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是导致慢性肾衰竭最常见的病因。慢性肾小球肾炎因免疫系统攻击肾小球,造成其结构和功能受损;糖尿病肾病则是长期高血糖状态下,肾脏微小血管发生病变,影响肾脏正常代谢;高血压肾损害是由于血压长期控制不佳,肾脏血管承受过高压力,逐渐出现硬化、狭窄,导致肾脏缺血缺氧,功能下降。这三类疾病在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发展,最终可能引发肾衰竭。

2.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可导致尿路梗阻。尿液排出不畅,积聚在肾脏内,会使肾盂肾盏扩张,压迫肾脏组织,引起肾实质萎缩,进而导致肾功能受损。长期的梗阻还容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增加肾衰竭的风险。

3.药物及毒物损伤:一些药物和毒物对肾脏具有直接毒性。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在过量或长期使用时,会影响肾脏的血液灌注和肾小球滤过功能;部分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也可能损害肾小管;此外,重金属(如汞、铅)、有机溶剂、生物毒素(如蛇毒、毒蘑菇毒素)等,一旦进入人体,也会对肾脏造成严重损害,甚至诱发急性肾衰竭。

4.其他因素:严重的脱水、失血、休克等情况,会导致肾脏血液灌注不足,引发急性肾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性肾脏疾病(如多囊肾),以及长期高尿酸血症等,也会通过不同机制损害肾脏,增加肾衰竭的发病几率。

三、预防之道

1.控制基础疾病:对于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基础疾病患者,严格控制病情是预防肾衰竭的关键。糖尿病患者需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高血压患者要坚持服用降压药,保持血压稳定;高尿酸血症患者应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必要时使用降尿酸药物,防止尿酸结晶沉积在肾脏。

2.合理用药:避免自行滥用药物,特别是具有肾毒性的药物。服用药物前,仔细阅读说明书,如有疑问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生病就医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肾脏状况,让医生选择对肾脏影响较小的药物。若因治疗需要使用可能伤肾的药物,要密切监测肾功能。

3.健康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保护肾脏。均衡饮食,减少盐分、蛋白质的过量摄入,多吃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戒烟限酒,减少对肾脏的不良刺激;坚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身体素质和免疫力。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包括尿常规、肾功能、泌尿系统超声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肾脏疾病,及时干预。

四、治疗与管理

一旦确诊肾衰竭,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急性肾衰竭患者需及时去除病因,如纠正休克、解除尿路梗阻等,必要时进行透析治疗,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促进肾功能恢复。慢性肾衰竭患者则需要长期管理,根据病情进展,可能需要采用饮食控制、药物治疗、透析治疗或肾移植等手段。透析治疗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是维持慢性肾衰竭患者生命的重要方法;肾移植则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衰竭最有效的手段,但存在供体短缺、免疫排斥等问题。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式,患者都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生活质量。

肾衰竭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但只要我们深入了解病因,积极预防,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科学管理病情,就能有效延缓疾病进展,守护肾脏的最后防线,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 电话:0371-65749110  手机:15890150570

    邮箱: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18号河南广播电视台

  • 微信

    公众号

    微信
    抖音

    抖音

    抖音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博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河南法治频道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