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珍 光山县人民医院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在出生后 2~3 天出现,4~5 天达到高峰,足月儿7~10 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
病理性黄疸则是指生后 24 小时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 5mg/dl 或每小时 > 0.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 > 2 周,早产儿 > 4 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
1. 观察部位:首先观察面部和巩膜,然后逐渐向下观察胸部、腹部、四肢等部位。可以在自然光线下进行观察,这样能更准确地判断黄疸的程度。
2. 观察时间:每天固定时间观察,比如早晨或傍晚。同时,记录黄疸出现的时间、部位以及颜色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3. 观察方法:用手指轻轻按压宝宝的皮肤(如额头、脸颊、前胸),松开后观察皮肤颜色。如果按压处皮肤呈白色,说明黄疸较轻;如果呈黄色,则需要警惕黄疸加重。
1. 母乳喂养: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对于黄疸宝宝,更应坚持母乳喂养。频繁的母乳喂养可以促进宝宝排便,有助于胆红素的排出。一般建议每 2-3 小时喂养一次,每天喂养 8-12 次。但如果是母乳性黄疸,在医生的指导下可能需要暂时调整喂养方式。
2. 配方奶喂养:如果由于某些原因无法进行母乳喂养,应选择合适的配方奶。按照宝宝的需求进行喂养,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奶量,以促进排尿和排便。
3. 补充水分:在两次喂奶之间,可以适当给宝宝喂一些温开水,有助于增加尿量,促进胆红素的排出。
1. 保持皮肤清洁:每天给宝宝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洗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宝宝的皮肤。洗完澡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宝宝的身体。
2. 保证充足睡眠:为宝宝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保证宝宝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宝宝的身体恢复和胆红素的代谢。
3. 避免感染: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患有传染病的人。如果宝宝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1. 黄疸出现过早:宝宝在出生后 24 小时内出现黄疸,应及时就医。
2. 黄疸进展过快:黄疸在短时间内迅速加重,比如一天内面部黄疸蔓延至全身,应及时就医。
3. 黄疸持续时间过长:足月儿黄疸持续超过 2 周,早产儿黄疸持续超过 4 周,应及时就医。
4. 伴随其他症状:宝宝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拒奶、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问题,新手父母不必过于紧张,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在日常生活中,要密切观察宝宝的黄疸变化,科学喂养,做好日常护理。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便宝宝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