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洋 通讯员 李昭婧 江莉)“现在开庭……”近日,在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人民法院与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法院联合开展的“走进国际法务区司法护航新通道”活动现场,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法官贺海艳敲响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法务区诉讼服务中心庭审第一槌。
这是一起涉港企业的商标侵权案,原告商标权利人系中国香港企业,该企业主张被告未经许可擅自在店铺的招牌、装潢上突出使用了原告的商标,导致消费者误认、混淆,遂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5万元。由于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管辖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辖区内、诉讼标的额500万元以下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因此负责审理该案。
法庭调查阶段,贺海艳组织双方进行证据交换,通过核验时间戳取证视频、组织双方就权利标识和被控侵权标识发表比对意见等环节,抽丝剥茧、层层递进,为准确定分止争打下坚实基础。
庭审结束后,法院干警们还就涉外商标侵权案件的法律问题开展宣讲,并向企业赠送《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提示》等手册。
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杨晓玲表示,将庭审开到国际法务区内,能助力企业精准对接国际规则,提升企业的涉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纠纷处理能力。
据悉,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法务区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境内,旨在充分发挥通道口岸资源、法律资源富集优势,创新搭建全方位国际法律服务平台,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我院在国际法务区内还设立了诉讼服务中心,建成标准化审判庭和多功能调解室,运用云上共享法庭开展涉外民商事案件远程庭审。”沙坪坝区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张玉晶告诉记者,诉讼服务中心打造涉外民商事案件“司法审判﹢多元解纷﹢法律研究”三位一体立体化办公平台,精准对接国际法务区内企业司法需求。
本次活动邀请了重庆市人大代表张幼斌、张盛文、谢雪梅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新闻媒体和企业代表30余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