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医聊
  河南医聊
血培养污染率控制的实用方法与规范
发布时间:2025-07-18    阅读:16次
来源:本站 作者:魏琰琰

魏琰琰 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医院检验病理科

血培养是诊断血流感染的核心手段,其结果准确性直接影响抗生素使用与患者预后。临床中,血培养污染(因操作引入皮肤或环境微生物)导致的 “假阳性”,不仅增加患者不必要治疗,还浪费医疗资源。规范操作可将污染率控制在 3% 以下,需从全流程落实控制方法,具体如下:

一、明确污染核心原因,精准靶向干预

血培养污染主要源于三方面:一是皮肤消毒不彻底,穿刺部位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等正常菌群随针进入标本,占比超 60%;二是操作不规范,如未换无菌手套、采血器具污染、注入血液时触碰瓶沿;三是实验室处理不当,标本转运延迟、接种时无菌操作不严、培养瓶质量问题。针对这些原因,需分环节制定防控措施。

二、标本采集:把控源头污染第一道关

(一)严格皮肤消毒流程

采用 “三步消毒法”:第一步用 75% 乙醇擦拭穿刺部位(直径≥8cm),去除污垢油脂,停留 15 秒待干;第二步换 2% 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溶液,以穿刺点为中心螺旋擦拭,覆盖同范围,至少停留 30 秒(确保渗透角质层);第三步再用 75% 乙醇擦去残留消毒剂,待干后穿刺。对氯己定过敏者,改用 0.5% 聚维酮碘,延长停留至 2 分钟,避免菌群残留。

(二)规范器具使用与采血操作

选用一次性无菌采血套装,检查包装与有效期;操作人员严格七步洗手法后戴无菌手套,破损或接触非无菌物品立即更换。优先选外周静脉采血(中心静脉导管污染率高 3-5 倍),采血前触摸定位静脉(戴手套操作),确保一次穿刺成功,失败则换部位重消毒。穿刺后先弃 1-2ml 血液(含皮肤初始污染菌),再换针采集,注入培养瓶时避免针头触碰瓶塞外沿。成人每瓶采血 10-15ml(需氧瓶 + 厌氧瓶),儿童按 1-3ml/kg 采集,保证血量充足以降低假阴性。

三、实验室处理:严控过程污染风险

(一)及时规范转运与接收

采集后 1 小时内由专人转运,用带防震、保温功能的转运箱(温度 20-25℃),保持标本直立,避免血液溢出或颠倒污染。实验室接收时核对患者信息、培养瓶状态,检查是否破损渗漏,异常立即沟通重采,杜绝不合格标本进入检测环节。

(二)无菌化接种与培养管理

接种需在合格生物安全柜内进行,每日用 75% 乙醇清洁柜内,每季度检测性能。操作人员戴无菌手套、口罩与护目镜,接种工具灭菌使用,避免飞沫或手部污染。按说明书设置培养参数(温度 35-37℃、CO₂ 5%-10%),每日记录培养箱温湿度,确保环境稳定,减少污染菌繁殖干扰。

(三)科学鉴别污染菌

建立污染菌识别标准:若培养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等皮肤正常菌群,且患者无感染症状,高度怀疑污染;同一患者多瓶血培养仅 1 瓶阳性,或不同部位标本结果不一致,污染可能性大。及时与临床沟通患者病情(如用药史、感染体征),必要时建议重采复查,避免误判致病菌。

四、质量监控:构建长效改进机制

(一)动态监测与根源追溯

每月统计全院及各科室污染率,对比 3% 的行业标准,超标科室重点分析。对污染标本溯源,通过查看采集视频、询问操作人员、检查器具批次,明确污染环节(如消毒不规范、器具问题),记录反馈责任部门,针对性整改。

(二)强化培训与考核

定期对医护人员(尤其是采血护士)、实验室人员开展培训,内容包括消毒流程、无菌操作、污染菌鉴别,培训后通过理论 + 实操考核(如模拟采血操作),合格方可上岗。新员工需经 3 个月带教,确保熟练掌握规范,减少操作失误导致的污染。

(三)完善制度与流程

制定《血培养操作 SOP》,明确各环节责任人(采集者、转运者、检验者),细化奖惩:连续 3 个月污染率为 0 的科室表彰,持续超标科室约谈整改。引入 LIS 系统记录全流程信息(采血人、转运时间、结果),实现数据可追溯。同时,采血前向患者说明配合要点(如保持穿刺部位静止),减少因配合不当导致的污染。

综上,血培养污染率控制需临床、检验、院感科协同,从源头采集到过程处理再到质量监控,全链条落实规范。通过严格消毒、规范操作、科学鉴别与持续改进,可将污染率稳定在合理范围,提升检测准确性,为精准诊疗提供保障,同时减少医疗资源浪费与患者负担。


  • 电话:0371-65749110  手机:15890150570

    邮箱: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18号河南广播电视台

  • 微信

    公众号

    微信
    抖音

    抖音

    抖音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博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河南法治频道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