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医聊
  河南医聊
颈椎病新疗法:钥匙孔手术解决颈肩痛
发布时间:2025-07-28    阅读:18次
来源:本站 作者:王林杰

王林杰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三科

“每天对着电脑工作 4 小时,脖子就像焊死了一样,转头疼得钻心,连梳头发都要家人帮忙”——35 岁程序员小李的遭遇,是当下无数颈椎病患者的缩影。我国颈椎病发病率已达 17.3%,25-40 岁青壮年占比超 60%,颈肩痛不仅影响生活,严重时还会引发手臂麻木、头晕。而 “钥匙孔手术” 的出现,用超微创方式为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一、颈肩痛的根源:颈椎病如何 “找上门”

颈椎由 7 节椎体构成,椎间盘如同 “弹性垫片”,缓冲压力并保护神经、椎动脉。但以下因素会破坏颈椎健康:

• 不良姿势:长期低头看手机、伏案时头部前倾,持续压迫颈椎;

• 过度劳损:频繁低头工作、搬运重物,加速颈椎退变;

• 年龄与外伤:随年龄增长,椎间盘脱水变性;外伤则可能直接损伤颈椎结构。

这些问题会导致椎间盘突出、椎体长 “骨刺”、韧带增厚钙化,压迫神经或椎动脉,引发颈肩痛、手臂麻木、头晕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二、治疗阶梯:从保守治疗到手术干预

颈椎病治疗遵循 “先保守后手术” 原则:

• 保守治疗(适用于轻症)

药物上,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止痛,神经营养药(如甲钴胺)修复神经;物理治疗通过颈椎牵引、低频电疗,减轻神经压迫与水肿;康复锻炼如 “颈椎米字操”,可增强颈肩肌肉力量,预防僵硬。

• 手术干预(适用于重症)

若保守治疗 3-6 个月无效,且出现手臂麻木加重、肌肉无力、行走不稳,需及时手术,避免神经不可逆损伤。

三、传统手术的局限:为何患者 “望而却步”

过去治疗严重颈椎病,多采用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需在颈部切开 3-5 厘米切口,分离血管、气管等组织,切除病变后植入钢板固定。这种手术存在明显不足:

• 创伤大,术后留疤,可能引发吞咽困难、声音嘶哑;

• 植入物限制颈椎活动,转头、低头不便;

• 恢复慢,需戴颈托 2-3 个月,周期长达 6-12 个月,让很多患者不敢尝试。

四、钥匙孔手术:超微创的 “颈椎救星”

“钥匙孔手术”(颈椎内镜微创手术),因仅需 0.5-1 厘米切口得名,流程精准高效:

1. 术前定位:通过 MRI、CT 确定病变节段,患者取侧卧位或俯卧位;

2. 建立通道:用导针在 C 臂机引导下穿刺,建立直径约1cm的 “工作通道”;

3. 精准操作:置入高清内镜(放大 10-20 倍),医生清晰看到病变组织,用微创器械切除突出椎间盘、骨刺,解除神经压迫;

4. 安全保障:局部麻醉下患者全程清醒,可实时反馈感受,降低神经损伤风险,手术仅需 1-1.5 小时,术后仅缝合一针。

五、钥匙孔手术的优势:为何成为优选

相比传统手术,它的优势十分突出:

• 超微创:小切口无明显疤痕,术后 6-8 小时即可下床;

• 精准安全:内镜与 C 臂机双重引导,并发症发生率仅 0.5%-1%,远低于传统手术的 5%-8%;

• 恢复快3-5 天出院,1-2 周回归正常生活,且不影响颈椎活动;

• 适用广: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型颈椎病(早期)、轻度骨质增生等。

需注意,颈椎严重不稳、脊髓严重受压者,仍需选择传统手术,具体需医生综合评估。

六、术后康复:巩固效果的关键

出院后需做好两点:

• 日常防护:避免长时间低头、久坐,每工作 1 小时活动 5-10 分钟,保持颈椎中立位;

• 康复锻炼:坚持 “肩胛骨后缩运动”(双肩后缩保持 5 秒,每天 3 组 15 次)、“颈部拉伸运动”(头部侧倾 10 秒换边,每天 3 组),增强肌肉力量,预防复发。

如今,“钥匙孔手术” 已在全国三甲医院普及,小李术后 1 周回归工作,58 岁教师王阿姨术后 2 周摆脱颈肩痛。若你正被颈肩痛困扰,可到正规医院脊柱外科就诊,或许 “钥匙孔手术” 就能帮你重新找回颈肩的灵活与轻松。


  • 电话:0371-65749110  手机:15890150570

    邮箱: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18号河南广播电视台

  • 微信

    公众号

    微信
    抖音

    抖音

    抖音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博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河南法治频道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