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小龙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四区
神经内科检查是诊断脑部、脊髓及周围神经疾病的关键手段,不同检查针对的病变部位和疾病类型不同。掌握常见检查的适用场景与注意事项,能帮助患者更好配合诊疗,提升诊断效率。以下按 “影像检查、电生理检查、血液与脑脊液检查” 三类,梳理神经内科核心检查方法。
头颅 CT 是神经内科急诊首选检查,适用于突发头痛、呕吐、肢体无力等症状,可快速判断是否存在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等病变。检查过程仅需 5-10 分钟,患者需仰卧在检查床上,头部固定,避免晃动。
注意事项:CT 有轻微辐射,孕妇、儿童需在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检查;检查前需去除头部金属物品(如耳环、发卡、假牙),若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心脏支架),需提前告知医生。
头颅 MRI 无辐射,能更清晰显示脑部软组织细节,适用于脑梗死(发病 24 小时后更清晰)、脑肿瘤、脑炎、多发性硬化等疾病的诊断。检查时间约 15-30 分钟,患者需躺在密闭检查舱内,保持静止。
注意事项: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金属内固定板)者禁用;幽闭恐惧症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必要时使用镇静药物;检查前需去除全身金属物品(如手机、钥匙、皮带)。
脊髓 MRI 主要用于诊断腰椎间盘突出、脊髓炎、脊髓肿瘤、脊髓损伤等疾病,可清晰显示脊髓形态、神经根受压情况。检查时患者需俯卧或仰卧,保持脊柱伸直,避免移动。
注意事项:与头颅 MRI 相同,需排除金属植入物;检查时间较长(约 20-40 分钟),需提前做好准备,避免中途起身。
脑电图通过记录脑部电活动,判断是否存在癫痫波、脑损伤、脑炎等问题,是诊断癫痫的核心检查。检查时患者需平卧,医生会在头皮贴电极片,连接仪器记录脑电波,全程约 30-60 分钟。
注意事项:检查前 1 天需洗头,避免使用发胶;检查时需保持安静,避免睡眠(部分患者需做睡眠脑电图,需提前调整作息);服用抗癫痫药物者需遵医嘱决定是否停药。
肌电图包括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和肌肉电图,适用于诊断周围神经病变(如糖尿病神经病变、腕管综合征)、肌炎、重症肌无力等疾病。检查时医生会将电极针插入肌肉,或在皮肤贴电极,记录神经传导速度和肌肉电活动,过程中可能有轻微刺痛感。
注意事项:检查前需清洁肢体皮肤,避免涂抹润肤露;有出血倾向(如服用抗凝药)者需提前告知医生;检查后局部可能有轻微酸胀,1-2 天可缓解。
诱发电位包括视觉诱发电位(VEP)、听觉诱发电位(AEP)、体感诱发电位(SEP),分别用于评估视神经、听神经、躯体感觉神经通路是否正常,适用于多发性硬化、视神经炎、听力障碍等疾病的诊断。检查时患者需配合刺激(如看闪光、听声音、肢体接受轻微电击),记录神经反应信号。
注意事项:检查前需保持清醒,避免疲劳;视觉诱发电位检查需提前摘掉眼镜或隐形眼镜。
神经内科常用血液检查包括:
1. 血常规与生化指标:血常规可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如脑炎),生化指标(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可排查糖尿病神经病变、高血脂相关脑血管病;
2. 自身抗体检测:如抗核抗体、抗神经节苷脂抗体,用于诊断自身免疫性脑炎、吉兰 - 巴雷综合征;
3. 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引发周围神经病变,需常规排查。
注意事项:多数血液检查需空腹(禁食 8-12 小时),检查前 1 天避免饮酒、熬夜。
腰椎穿刺通过穿刺腰椎间隙获取脑脊液,用于诊断脑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性硬化等疾病。检查时患者需侧卧,屈膝抱胸,医生在腰椎 3-4 或 4-5 间隙穿刺,抽取少量脑脊液,过程约 10-15 分钟。
注意事项:有颅内压升高(如脑肿瘤、脑出血急性期)、腰椎畸形、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检查后需去枕平卧 4-6 小时,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头痛;穿刺部位可能有轻微疼痛,1-2 天可恢复。
神经内科检查需根据患者症状、病史选择合适项目,如突发中风优先做头颅 CT,怀疑癫痫优先做脑电图。检查前需与医生充分沟通,明确检查目的与注意事项,积极配合,才能为疾病诊断提供准确依据,助力后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