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医聊
  河南医聊
高血压与脑血管病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6-09    阅读:21次
来源:本站 作者:申小龙

申小龙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四区

高血压是全球公认的脑血管病首要危险因素,二者如同 “因果链条”——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持续损伤脑血管,最终诱发脑出血、脑梗死等严重疾病,据统计,约 70% 的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前存在高血压病史。明确二者的关联机制与应对方法,是预防脑血管病的关键。

一、高血压:脑血管的 “慢性破坏者”

高血压对脑血管的损伤并非突发,而是长期 “温水煮青蛙” 式的累积过程,主要通过三个层面破坏脑血管结构与功能:

1. 损伤血管内皮,开启病变序幕:健康的脑血管内皮光滑且有弹性,能维持血管壁稳定。当血压长期高于正常范围(>140/90mmHg)时,血流对血管壁的冲击力增大,会撕裂内皮细胞,形成 “微小创口”。此血液中的脂质(如低密度脂蛋白)、血小板会趁机沉积在创口处,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如同 “老化的橡胶管”,难以应对血压波动。

2. 破坏微小血管,引发 “脑部微梗死”:脑部存在大量直径<200 微米的微小血管(如脑内小动脉、毛细血管),它们负责为脑组织输送氧气和营养。长期高血压会使这些微小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甚至闭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形成 “脑微梗死”。虽然单个微梗死病灶较小,但长期累积会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如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等症状,还会增加严重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3. 削弱血管壁强度,埋下 “破裂隐患”:长期高血压会使脑血管壁的结构被破坏 —— 血管中层的平滑肌细胞变性、坏死,弹性纤维断裂,导致血管壁变薄、强度下降。尤其在脑内细小动脉(如豆纹动脉)处,因血管分支角度大、承受压力高,易形成 “微小动脉瘤”。当血压突然升高(如情绪激动、用力排便时),这些脆弱的动脉瘤可能瞬间破裂,引发脑出血。

二、高血压诱发的常见脑血管病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直接诱发多种脑血管病,其中以脑出血和脑梗死最为常见:

1. 脑出血:高血压最凶险的 “急性并发症”:高血压是脑出血最主要的病因,约 60% 的脑出血由高血压引起。如前所述,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内小动脉形成动脉瘤,当血压骤升时,动脉瘤破裂,血液涌入脑组织,压迫周围神经细胞,引发剧烈头痛、呕吐、肢体瘫痪甚至昏迷。这类出血多发生在基底节区(负责运动、感觉功能),患者常出现 “三偏症状”(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致残率高达 70% 以上。

2. 脑梗死:高血压导致的 “血管堵塞危机”:高血压虽不直接引发血栓,但会通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间接增加脑梗死风险。当脑血管壁上的粥样硬化斑块增大、破裂时,会激活凝血系统,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此外,高血压还会使脑血管痉挛(血管突然收缩),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缺血,诱发脑梗死。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是正常人的 3-5 倍,且梗死面积往往更大,恢复难度更高。

3. 高血压脑病:短期内的 “脑部功能紊乱”:当血压在短期内急剧升高(如收缩压>200mmHg)时,会导致脑血管持续痉挛,脑部血流灌注过多,引发脑水肿,出现高血压脑病。患者会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若不及时降压,可能在数小时内出现脑疝,危及生命。

三、控压护脑:阻断二者关联的核心方法

预防高血压相关脑血管病,关键在于长期稳定控制血压,同时做好脑血管保护:

1. 科学降压,守住 “安全红线”: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 —— 一般人群<140/90mmHg,合并糖尿病、肾病或有脑血管病病史者,需控制在<130/80mmHg。具体措施包括: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通过饮食(每日盐摄入量<5 克,少吃油炸、腌制食品)、运动(每周 3-5 次中低强度运动,如快走、太极拳)、减重(将 BMI 控制在 18.5-23.9)等生活方式干预辅助降压。

2. 定期监测,警惕 “血压波动”:建议高血压患者每日早晚各测 1 次血压(晨起空腹、睡前),记录血压变化;40 岁以上人群每年至少做 1 次脑血管检查(如颈动脉超声、头颅 CT),排查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血管狭窄;若出现血压突然升高(如>180/110mmHg),或伴随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3. 规避诱因,减少 “脑血管应激”:高血压患者需避免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用力排便等可能导致血压骤升的因素;戒烟限酒(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25 克,女性<15 克),减少血管内皮损伤;保证充足睡眠(每日 7-8 小时),避免熬夜引发血压波动。

高血压与脑血管病的关联紧密且可控,核心在于 “长期控压”。高血压患者需将降压视为终身任务,通过科学管理血压、保护脑血管,才能有效降低脑血管病风险,守护脑部健康。


  • 电话:0371-65749110  手机:15890150570

    邮箱: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18号河南广播电视台

  • 微信

    公众号

    微信
    抖音

    抖音

    抖音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博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河南法治频道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