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医聊
  河南医聊
微生物培养:揪出感染真凶
发布时间:2025-09-06    阅读:5次
来源:本站 作者:冯婵婵

冯婵婵 郑州颐和医院医学检验科

一、微生物培养:破解感染谜题的关键手段

在医疗领域,感染性疾病始终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隐患。从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到凶险的败血症、耐药菌感染,背后都隐藏着看不见的 “敌人”—— 微生物。而微生物培养技术,就像是医疗侦探手中的 “放大镜” 与 “追踪器”,能够精准揪出导致感染的 “真凶”,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防控提供核心依据。

微生物培养,简单来说,是指在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中,让临床样本(如血液、痰液、脓液、尿液等)中的微生物快速生长、繁殖,从而实现分离、鉴定,并进一步分析其特性(如是否耐药)的技术。它打破了人类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微生物的局限,让这些微小的 “凶手” 无所遁形。

在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微生物培养的地位无可替代。过去,医生往往只能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经验用药,这种 “盲目治疗” 不仅可能延误病情,还可能导致抗生素滥用,催生耐药菌。而有了微生物培养技术,医生能精准锁定致病菌,针对性用药,大幅提高治疗效率,同时减少不合理用药带来的危害。无论是在医院的检验科,还是在疾控中心的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微生物培养都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

二、微生物培养的科学原理与操作流程

微生物培养的核心是模拟微生物自然生长的环境,满足其对营养、温度、氧气、湿度等条件的需求,让微量的致病菌在人工培养基上大量繁殖,从而达到可检测、可鉴定的水平。其操作流程严谨且环环相扣,每一步都直接影响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一)样本采集:捕捉 “真凶” 的第一环节

样本采集是微生物培养的基础,必须遵循 “无菌操作” 原则,避免外界微生物污染样本,导致 “误判”。不同感染部位对应不同的样本类型:呼吸道感染需采集痰液或咽拭子,泌尿系统感染采集中段尿液,血液感染则需抽取静脉血注入专用培养瓶。以血液样本采集为例,医护人员会先用酒精和碘伏对皮肤进行严格消毒,再使用无菌注射器采血,全程杜绝污染,确保采集到的样本能真实反映体内感染情况。

(二)培养基制备:为微生物 “量身定制” 的 “食堂”

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 “营养基地”,其成分需根据待检测微生物的特性进行调整。常见的基础培养基(如营养琼脂)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基本营养物质,适合大多数普通细菌生长;而选择性培养基(如麦康凯培养基)会添加特定抑制剂,抑制杂菌生长,同时让目标菌(如大肠杆菌)显色,方便分离;鉴别培养基(如三糖铁培养基)则通过化学反应,根据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差异来区分不同种类的细菌。制备过程中,培养基需经过高压蒸汽灭菌(121℃、20 分钟),彻底杀灭杂菌,随后分装到无菌培养皿或试管中,冷却后备用。

(三)接种与培养:让 “真凶” 大量繁殖

接种是将采集到的样本均匀涂抹或接种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同样需在无菌环境(如生物安全柜)中进行,避免交叉污染。接种完成后,培养皿或培养瓶会被放入恒温培养箱,根据微生物的需氧特性调整培养条件:需氧菌在有氧环境(35-37℃)下培养 18-24 小时;厌氧菌则需放入厌氧培养箱,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中培养 24-48 小时;真菌生长较慢,通常需要 2-7 天的培养时间。在培养过程中,实验室人员会定期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如大小、形状、颜色、边缘是否光滑),这些特征是初步判断微生物种类的重要依据。

(四)鉴定与药敏试验:给 “真凶”“画像” 并找到 “克星”

当培养基上长出明显菌落后,就进入鉴定环节。实验室会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如糖发酵试验、氧化酶试验)、血清学试验或分子生物学技术(如 PCR),确定微生物的具体种类(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同时,为了指导临床用药,还会进行药敏试验:将不同种类的抗生素纸片贴在接种了致病菌的培养基上,培养后观察纸片周围是否出现 “抑菌圈”—— 抑菌圈越大,说明该抗生素对致病菌的抑制效果越好。通过药敏试验结果,医生能精准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避免盲目用药。

三、微生物培养的核心应用:从临床诊疗到公共卫生防控

(一)临床感染性疾病的精准诊疗

在临床诊疗中,微生物培养是确诊感染性疾病的 “金标准”。例如,对于持续发热、疑似败血症的患者,通过血液微生物培养,若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合药敏试验结果使用万古霉素等敏感抗生素,能快速控制感染,挽救患者生命;对于慢性肺炎患者,痰液培养可明确是否由铜绿假单胞菌等耐药菌引起,避免长期使用无效抗生素;在外科手术中,通过对手术切口分泌物的培养,能及时发现术后感染的致病菌,针对性进行抗感染治疗,降低伤口感染的风险。

(二)耐药菌监测与防控

随着抗生素滥用问题的加剧,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CRE)已成为全球医疗领域的难题。微生物培养技术是监测耐药菌的核心手段:医院检验科通过对临床样本的培养和药敏试验,定期统计耐药菌的种类、数量及耐药率,形成耐药监测报告,为医院制定抗生素使用规范提供依据。同时,疾控中心通过对不同医院、不同地区的耐药菌培养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能及时发现耐药菌的流行趋势,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如隔离患者、加强环境消毒),防止耐药菌的扩散传播。

(三)传染病暴发调查与溯源

在传染病暴发事件中,微生物培养技术发挥着关键的溯源作用。例如,当某地出现聚集性腹泻病例时,疾控人员会采集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微生物培养,若分离出相同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如 O157:H7),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可确定此次疫情的致病原;通过对不同病例样本中分离的致病菌进行基因测序对比,能追踪传染源(如受污染的食物、水源),为及时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蔓延提供重要支撑。在新冠疫情防控中,虽然病毒培养难度较大,但对病毒的分离培养为疫苗研发、病毒变异监测奠定了基础。

四、微生物培养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尽管微生物培养技术已成为感染性疾病诊疗的核心手段,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培养周期较长是最大的局限 —— 普通细菌培养需 1-2 天,真菌和厌氧菌培养则需数天,对于病情危急的感染患者(如感染性休克),等待培养结果可能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另一方面,部分微生物(如病毒、支原体、衣原体)难以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需借助细胞培养或分子生物学技术,增加了检测的难度和成本。此外,标本采集不规范、运输过程中样本污染等问题,也可能导致培养结果不准确,影响诊疗决策。

 


  • 电话:0371-65749110  手机:15890150570

    邮箱: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18号河南广播电视台

  • 微信

    公众号

    微信
    抖音

    抖音

    抖音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博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河南法治频道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