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医聊
  河南医聊
面瘫恢复期,中医护理这样做
发布时间:2025-08-01    阅读:16次
来源:本站 作者:洪盼盼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针灸科

洪盼盼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针灸科

面瘫,在中医范畴中被称为 “口僻”,多由风邪侵袭、经络不通所致。进入恢复期后,科学的中医护理对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至关重要。以下从多个维度为您详细介绍面瘫恢复期的中医护理方法。

一、基础护理:筑牢恢复根基

(一)起居调摄

面瘫患者恢复期需特别注意避风保暖,尤其是面部不能直接受冷风刺激。夏季避免长时间吹空调、风扇,冬季外出时佩戴口罩、围巾,防止风寒之邪再次侵袭面部经络。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 7-8 小时,规律作息,有助于气血充盈,为面部神经修复提供良好的内环境。

(二)面部保护

日常洗脸时要用温水,避免过冷或过热的水刺激面部。饭后及时清洁口腔及面部残留食物,保持面部清洁卫生,防止感染。另外,不要用手揉搓面部,减少对患处的刺激,防止面部肌肉损伤。

二、特色中医护理疗法:疏通经络促恢复

)艾灸疗法

艾灸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功效。可选取患侧的翳风、牵正等穴位进行艾灸,每次 15-20 分钟,每天 1 次。操作时要注意距离面部的距离,避免烫伤皮肤,同时保持室内通风,防止艾烟过浓引起不适。

(三)推拿按摩

患者可自行或由家属进行面部推拿按摩。用手指轻柔地按摩患侧面部肌肉,从额头开始,依次按摩眼周、面颊、嘴角等部位,每次 10-15 分钟,每天 2-3 次。按摩能促进面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增强肌肉力量,有助于面部功能的恢复。

三、饮食调理:辨证施膳补气血

(一)风邪侵袭型

此类患者常伴有恶风、头痛等症状,饮食宜疏风散寒、通络。可食用防风粥,将防风 10 克、葱白 2 根煎汁,去渣后加入粳米 50 克煮粥,每日 1 次。也可适量食用生姜、大蒜等具有散寒作用的食物。

(二)气虚血瘀型

患者多表现为面部麻木、乏力,饮食应益气活血、通络。推荐黄芪当归乌鸡汤,取黄芪 20 克、当归 10 克、乌鸡 1 只,加水炖煮,调味后食用,每周 2-3 次。还可多吃红枣、枸杞、山药等补气养血的食材。

(三)饮食禁忌

恢复期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芥末等,以免加重面部炎症;同时要少吃生冷寒凉食物,如冰饮、凉菜等,防止寒邪凝滞经络,影响恢复。

四、情志调节:疏肝理气助康复

面瘫会影响患者的容貌,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自卑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气血运行,不利于病情恢复。中医认为 “怒伤肝”“思伤脾”,不良情绪会导致肝郁气滞、脾失健运,进而影响面部经络的通畅。

患者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可以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倾诉内心的烦恼;也可通过听音乐、读书、散步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缓解不良情绪。家属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五、功能锻炼:增强肌力防萎缩

(一)面部表情肌训练

进行抬眉训练,尽力将患侧眉毛向上抬起,每次坚持 5 秒,重复 10-15 次;闭眼训练,用力闭合双眼,使眼睑相互摩擦,每次 10 秒,重复 10 次;鼓腮训练,用患侧嘴唇尽力鼓腮,防止漏气,每次坚持 5 秒,重复 15 次;示齿训练,口角向两侧用力示齿,露出牙齿,每次 5 秒,重复 10 次。

(二)按摩结合运动

在进行面部按摩后,配合上述表情肌训练,可增强训练效果。训练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强度和次数,避免过度劳累。

六、注意事项:规避风险促恢复

在进行中医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面部恢复情况,如出现面部疼痛加重、麻木感加剧、口角歪斜更明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针灸、艾灸等疗法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避免自行施治造成不良后果。另外,恢复期要避免过度劳累,防止因身体虚弱而影响恢复。

面瘫恢复期的中医护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将基础护理、特色疗法、饮食调理、情志调节和功能锻炼有机结合。患者要持之以恒,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护理,才能更好地促进面部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 电话:0371-65749110  手机:15890150570

    邮箱: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18号河南广播电视台

  • 微信

    公众号

    微信
    抖音

    抖音

    抖音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博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河南法治频道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