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是钢铁长城,是和平保障,是“最可爱的人”。
以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维护好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为加快推进新时代强军兴军事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是人民法院的职责所系。
从汤阴县人民法院首创的“一组一站一庭”,到信阳两级法院独具革命老区特色的“十项机制”,根植于中原大地的涉军维权“汤阴经验”“信阳模式”先后被最高人民法院推广学习,成为叫响全国的涉军维权品牌。
绿色通道 高效解纷
“我一直觉得这个案件挺难处理的,被告很不配合,没想到法官这么快就调解成了。烦心事解决了,我在部队更安心了。”八一建军节前夕,现役军人弓某给汤阴县法院打来电话,向法官表示感谢。
被告薛某家中污水蔓延至弓某家中,造成屋内墙面、家具等经济损失。弓某多次联系薛某协商,但薛某始终置之不理。“我想到了汤阴县法院之前发放的涉军维权联系卡,便打电话咨询,法官为我详细讲解了维权方法。”弓某说。
当弓某到汤阴县法院起诉时,立案庭干警迅速启动涉军维权绿色通道,案件当天就流转至承办法官。经过法官多次调解,双方达成一致,顺利签订调解协议,实现了案件快立、快审、快结、快执。
对长年在外服役的军人来说,家里发生的邻里矛盾、房屋纠纷、婚姻矛盾等,关系切身利益,让人牵挂。河南作为兵源大省,依法维护好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显得尤为重要。
为快速、妥善处理涉军纠纷,解除军人后顾之忧,1996年11月,汤阴县法院在全国法院中率先挂牌成立“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巡回法庭”,探索了“一组(涉军维权工作领导小组)一站(涉军维权工作站)一庭(巡回法庭)”机制,迈出了运用司法手段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步伐,形成了一套集审判、调解、服务等于一体的涉军维权工作模式——“汤阴经验”。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如何通过科学的手段提升涉军案件处理效率和质量?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杨介绍,多年来,安阳两级法院联动建立涉军维权组织保障机制,创新“八个一”工作模式,即一个领导小组、一个案件合议庭、一个专门窗口、一张流程管理表、一个专用印章、一张维权联系卡、一个咨询服务站、一张案件转办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