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检察机关承担着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责任。近日,人民网记者来到云南,探访各级检察机关如何运用检察力量,呵护未成年健康茁壮成长。
检察“未小华” 守护“未来之花”
走进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检察院的“未小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一只可爱的绒毛熊坐在秋千上,它憨态可掬,笑容舒缓。
毛绒熊坐在工作室门口。人民网记者 王子锋摄
“在放松的环境里,孩子们才能放下戒备和我们沟通,说出他们的故事。”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蕾介绍,“未小华”未检团队不断加大对涉案未成年人的关爱救助、精准矫治,强化综合履职,全面提升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质效。
2024年6月,团队联合区人大在云南省首创“未成年人检察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机制,形成“人大监督+检察监督”工作体系,邀请教育、医疗等专业领域的人大代表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更丰富的社会资源,推动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工作。
王蕾告诉记者,为帮助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团队还组建了“检察官+专业社工+公益组织+N(有关领域)”专业团队,为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人提供专业化学习、劳动技能提升、考察观护帮教等平台。据介绍,通过帮教团队制定的精准帮教方案,已助力150余名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
推进“六大保护”协同发力,引领“小孔雀”走出阴霾与黑暗,奔向更加光明的未来,“未小华”未检团队重任在肩。
“腾·爱”未检 一站式护航未成年人
跟随腾冲市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戴晓虹,记者来到了“腾·爱”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这里也是腾冲市人民检察院的未成年人检察办案工作区。
“腾·爱”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门口。人民网记者 王子锋摄
戴晓虹介绍,整个工作区主要有法治教育展区和一站式取证保护中心两大区域。在一站式取证保护中心内还设有亲职教育区、检查取证区、心理疏导区、询问会商区等。
“这里能够实现在同一场所一次性完成案件询问、证据提取、医疗检查、心理疏导等工作。”在戴晓虹看来,这种一站式办案场所,能有效避免给涉案未成年人带来巨大心理压力和造成二次伤害。
“腾·爱”未检团队自成立以来,做到对侵害未成年人案件100%提前介入,并且能根据每个案件的实际情况,对相关未成年被害人进行及时的救助援助。
通过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遏制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保护救助受侵害的未成年人,全力守护他们健康成长,这是戴晓虹的工作目标与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