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医聊
  河南医聊
分子病理学:精准医疗的基石
发布时间:2025-07-30    阅读:11次
来源:本站 作者:黄孝宇

黄孝宇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病理科

当医学诊疗从“千人一药”迈向“量体裁衣”,分子病理学成为这场变革的核心支撑。它突破传统病理“看形态”的局限,深入基因、蛋白等分子层面解析疾病本质,为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预后判断提供精准依据。作为精准医疗的“底层架构”,分子病理学正在重构疾病诊疗的逻辑,让医疗干预更具针对性。

1 核心内涵:解码疾病的“分子密码”

分子病理学是病理学与分子生物学交叉融合的学科,核心是通过检测生物大分子(基因、蛋白质、核酸等)的改变,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与细胞病理学观察细胞形态不同,它聚焦“分子层面的异常”——比如肿瘤发生时的基因点突变、基因融合、扩增,以及蛋白表达异常等。

这些分子改变是疾病的“本质密码”:以肺癌为例,EGFR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异常增殖,而ALK基因融合则通过另一种分子通路驱动肿瘤发展。分子病理学就是通过捕捉这些特异性密码,明确疾病亚型、判断发病风险,甚至预测对治疗的反应,为精准医疗提供“靶点信息”。

2 技术支撑:从检测到解读的“精准工具库”

分子病理学的精准诊断,依赖于一系列成熟的检测技术体系,不同技术适配不同临床需求,形成互补的“工具库”。

基础层面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可快速扩增特定基因片段,精准检测已知的基因突变位点,如肺癌EGFR基因突变检测,操作简便、成本较低,适合临床常规开展。进阶技术包括下一代测序(NGS),能同时检测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基因的变异,覆盖点突变、融合、扩增等多种类型,尤其适合肿瘤靶向治疗前的全面靶点筛查。

此外,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可直观定位染色体或基因的异常位置,常用于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检测;免疫组化技术虽常归为病理技术,但其通过检测蛋白表达反映分子改变,也是分子病理学的重要辅助手段。这些技术的协同应用,实现了从“单靶点”到“多靶点”、从“定性”到“定量”的精准检测。

3 临床价值:精准医疗的“导航核心”

分子病理学的临床价值贯穿疾病诊疗全流程,成为精准医疗落地的关键枢纽。在肿瘤领域,它的作用最为凸显:诊断上可明确疑难肿瘤的分型,如淋巴瘤的亚型多达数十种,通过分子检测可精准区分,避免误诊;治疗上指导靶向药物选择,如结直肠癌患者检测到KRAS基因突变时,可排除抗EGFR单抗类药物的使用,避免无效治疗。

在遗传性疾病诊疗中,它是“风险预警器”——通过检测BRCA1/2等易感基因,可评估乳腺癌、卵巢癌等疾病的遗传风险,为高危人群提供早筛、预防建议。在感染性疾病领域,它能快速鉴定病原体类型及耐药基因,如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为精准防控和治疗提供依据。

此外,它还能预测疾病预后,如白血病患者通过检测特定基因融合情况,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的调整。

4 发展展望:从精准到前瞻的跨越

随着技术的迭代,分子病理学正从“精准诊断”向“前瞻预测”升级。液体活检技术的成熟,让通过血液、脑脊液等无创样本检测肿瘤分子变异成为可能,实现肿瘤早期筛查、治疗中动态监测耐药突变;AI技术与分子检测结合,可快速解读海量测序数据,提升诊断效率与准确性。

同时,分子病理学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从肿瘤、遗传病延伸至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领域。未来,随着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和检测技术的普及,它将让“早发现、早干预、精准治”成为常态,为实现全民健康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 电话:0371-65749110  手机:15890150570

    邮箱: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18号河南广播电视台

  • 微信

    公众号

    微信
    抖音

    抖音

    抖音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博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河南法治频道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