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医聊
  河南医聊
儿童频繁揉眼睛可能是什么原因?家长该如何正确处理?
发布时间:2025-05-10    阅读:13次
来源:本站 作者:倪宁

倪宁  郑大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眼科

孩子总揉眼睛,是困了还是病了?—— 一篇读懂原因与正确处理之道,看着孩子时不时用小手揉眼睛,是许多家长熟悉的场景。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孩子困了”。确实,困倦是常见原因之一,但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可能隐藏着从习惯到过敏,乃至需要紧急医疗干预的多种情况。作为家长,如何明辨是非,正确应对,是守护孩子眼健康的重要一课。

一、探寻根源:儿童频繁揉眼的“幕后推手”

孩子揉眼睛,是其表达不适的直接方式。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将其归为以下几大类:

1. 生理性与习惯性原因

困倦与疲劳: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当孩子感到困倦时,身体会分泌一种名为“组胺”的化学物质,它不仅能引发睡意,也会刺激眼睛,产生轻微的痒感,促使孩子去揉眼。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信号。

习惯性动作: 有些孩子将揉眼睛发展成一种自我安抚的习惯,尤其在感到无聊、焦虑或需要安全感时(如抱着心爱的玩偶准备入睡时)。这种行为本身不具病理性,但需要适当引导。

2. 眼部局部问题

过敏: 这是导致儿童频繁揉眼的“头号病理性元凶”。当眼睛接触到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霉菌等)时,会释放组胺,导致眼部剧烈瘙痒、发红、流泪和肿胀。孩子因奇痒难忍而用力揉眼,形成“越揉越痒,越痒越揉”的恶性循环。

干眼症: 不要以为只有大人才会干眼。如今儿童长时间盯着屏幕(手机、平板、电视),眨眼频率显著降低,泪液蒸发过快,极易导致眼睛干涩、有异物感,从而通过揉眼来短暂湿润眼球、寻求缓解。

异物入侵: 睫毛、沙粒、小飞虫等微小异物进入眼睛,会立刻引起强烈的异物感和不适,孩子本能地会通过揉眼试图将其排出。

倒睫: 指睫毛向内生长,摩擦角膜和结膜。这种持续的物理刺激会让孩子感到刺痛、流泪和痒感,尤其在眨眼时更为明显,多见于婴幼儿。

结膜炎: 俗称“红眼病”,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除了眼睛发红,通常还伴有分泌物增多、瘙痒、畏光等症状。病毒性结膜炎的痒感尤为突出。

屈光不正: 近视、远视或散光会导致孩子视物模糊、眼睛疲劳。为了看得更清楚或缓解疲劳,他们可能会用力揉眼,试图暂时改变角膜形态,获得短暂的清晰视力(这是一种光学假象)。

3. 其他全身性或潜在问题

小儿抽动症: 表现为不自主、快速、重复的肌肉抽动,揉眼睛可能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这类动作通常孩子自己无法控制,且在紧张、兴奋时加重,专注某事或睡眠时消失。

二、家长行动指南:如何冷静分析与正确处理?

面对揉眼的孩子,家长切忌惊慌或一味斥责。一套系统、冷静的处理流程至关重要。

第一步:冷静观察,细致询问

观察伴随症状:

看眼睛: 是否发红、肿胀?有无黄绿色或白色分泌物?

看行为: 是否频繁眨眼、畏光、流泪?是否抱怨视力模糊?

看全身: 是否同时有打喷嚏、流清鼻涕、皮肤湿疹等过敏表现?

看时间: 揉眼在什么情况下加重?是睡前?户外活动后?还是看屏幕后?

温和询问(针对能表达的孩子): “眼睛是痒,还是疼?”“感觉像有东西在里面吗?”“看东西清楚吗?”

第二步:分级处理,对症施策

A. 可先尝试的家庭护理与观察

针对困倦/习惯: 建立规律的作息,确保充足睡眠。对于习惯性揉眼,不要粗暴制止,而是通过转移注意力(如递给他一个玩具、一起做游戏)来打断这个行为。

针对疑似干眼: 严格限制屏幕时间,遵循“20-20-20”法则(每看屏幕20分钟,看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20秒)。增加户外活动,自然光有助于视力发育并让眼睛得到放松。在干燥环境中,可使用加湿器。咨询医生后,可为孩子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

针对轻微异物感: 鼓励孩子眨眼,利用泪水自然冲刷。或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切忌直接用手揉,以免划伤角膜。

B. 需要及时就医的明确指征

一旦出现以下情况,请务必带孩子去看儿科医生或眼科医生:

疑似过敏: 如果眼睛奇痒、伴随打喷嚏,尤其在特定季节或环境下发生,医生会诊断并开具儿童适用的抗过敏眼药水(如奥洛他定)或口服抗组胺药。

眼睛发红、有分泌物: 高度怀疑结膜炎。医生会根据病因(细菌性/病毒性)开具抗生素或抗病毒眼药水。切记:勿自行使用成人眼药水,且不同病因用药天差地别。

抱怨视力模糊、经常眯眼或歪头看东西: 需进行专业的散瞳验光,排除屈光不正的可能,并及时配戴合适的眼镜。

怀疑倒睫: 医生会检查睫毛生长的方向。少量倒睫可能自行缓解,若持续摩擦角膜,则需医疗干预。

异物无法自行排出或眼睛持续疼痛、畏光: 可能异物已嵌入眼球,需医生在专业设备下取出。

C. 紧急情况,立即就医

化学品溅入眼中。

眼睛遭受外力撞击后疼痛、视物变形。

揉眼后突然出现眼痛加剧、视力急剧下降。

核心原则:在病因不明时,最安全的做法是咨询专业医生。

三、预防胜于治疗:构筑儿童眼健康的防线

打造“低敏”环境: 定期清洗床单被套,用热水除螨;保持室内通风,控制湿度;在花粉季减少户外活动,回家后及时洗脸洗手。

培养良好用眼习惯: 坚守屏幕时间底线,保证每日至少1-2小时的户外活动。阅读和写字时,保持“一尺一拳一寸”的正确姿势和充足的光线。

做好个人卫生: 教育孩子勤洗手,不要用手触摸眼睛。孩子的毛巾、脸盆应专用,并定期消毒。

定期视力筛查: 即便没有明显症状,也建议从孩子3岁起,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视力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总结而言, 孩子频繁揉眼,是一个需要家长耐心解码的信号。它可能只是疲倦的哈欠,也可能是眼睛发出的“求救声”。通过细致的观察、理性的分析和及时的专业求助,我们不仅能帮助孩子解除当下的不适,更能为他们清澈明亮的未来,铺就一条坚实的健康之路。记住,您的冷静与智慧,是孩子最好的眼药。


  • 电话:0371-65749110  手机:15890150570

    邮箱: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18号河南广播电视台

  • 微信

    公众号

    微信
    抖音

    抖音

    抖音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博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河南法治频道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