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医聊
  河南医聊
磁共振安全指南:体内金属能否扫描
发布时间:2025-03-17    阅读:10次
来源:张怡姗 作者:张怡姗

张怡姗 夏邑县人民医院磁共振室

磁共振成像(MRI)因无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在医学检查中应用广泛。但 MRI 检查依赖强磁场与射频脉冲,体内有金属植入物或异物者,需格外关注安全性,明确自身情况是否适合扫描。

一、磁共振成像原理与金属影响

MRI 利用人体内氢质子在强磁场中受射频脉冲激发产生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形成图像。检查环境中的强磁场(通常为 1.5T 或 3.0T),可能对体内金属产生两类关键影响:一是磁性作用力,铁磁性金属(如普通钢、铁合金)会被强磁场吸引,可能导致植入物移位、损伤周围组织,甚至引发大出血、器官破裂等严重风险;二是射频热效应,金属在射频脉冲作用下会产生感应电流,导致局部温度升高,可能灼伤皮肤、损伤邻近器官,非铁磁性金属(如部分合金)虽磁性弱,但仍可能因热效应带来安全隐患。

二、常见体内金属的扫描适配性

(一)绝对禁忌:禁止磁共振扫描

1. 心脏相关金属植入物:普通心脏起搏器(非兼容型)、金属瓣环、心室辅助装置等,强磁场可能导致起搏器功能紊乱、电极移位,引发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此类患者严禁进行 MRI 检查。

2. ferromagnetic 金属异物 :眼部金属异物(如铁屑,常见于机械加工从业者),磁场可能导致异物移位,划伤视网膜或视神经,造成永久性视力损伤;体内留存的弹片、金属碎片等,也可能在磁场中移动,损伤血管、脏器。

3. 部分骨科植入物:早期的金属内固定板、人工关节(如含镍合金的老式髋关节),多为铁磁性材质,磁场可能导致植入物松动、断裂,加重骨骼损伤。

(二)相对禁忌:需评估后决定

1. 骨科新型植入物:近 5-10 年临床使用的钛合金、纯钛内固定板、人工关节(如陶瓷 - 聚乙烯髋关节),多为弱磁性或无磁性材质,且经过抗磁设计。患者需提供植入物型号、手术时间等信息,医生结合影像学检查,判断植入物是否稳定、是否存在热效应风险,通常术后 3-6 个月,骨骼愈合稳定后可谨慎进行 MRI 检查。

2. 牙科金属修复体:金属牙冠(如镍铬合金、钴铬合金)、种植牙(钛合金种植体),可能在 MRI 图像中产生伪影,影响周围组织(如脑组织、颌面部软组织)的观察。若检查部位远离口腔(如腹部、下肢),伪影影响较小,可正常扫描;若检查部位为头部、颈部,需医生评估伪影对诊断的影响,必要时选择其他检查方式(如 CT)。

3. 宫内节育器(IUD):铜制 IUD 为非磁性材质,通常不影响 MRI 检查,但需确认节育器位置正常,无移位风险;含金属成分的新型 IUD(如含孕激素的金属支架 IUD),需查看产品说明书,确认是否为 MRI 兼容型,非兼容型需取出后再扫描。

三、检查前后的安全注意事项

(一)检查前:主动告知,完善评估

1. 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或技师所有体内金属情况,包括植入物(如手术史、起搏器型号、人工关节类型)、异物(如眼部受伤史、金属碎片留存史)、牙科修复体(如金属牙冠数量、种植牙位置),切勿隐瞒,避免因信息不全引发风险。

2. 若有金属植入物,需携带手术记录、植入物产品说明书,医生会结合这些资料判断兼容性;必要时需进行 X 线、CT 检查,确认金属位置、形态,排除移位风险。

(二)检查中:配合指令,关注不适

扫描过程中,患者需保持静止,避免身体移动导致图像模糊;若出现局部发热、疼痛、头晕等不适,需立即通过对讲机告知技师,暂停检查,排查是否为金属热效应或磁场影响所致。

(三)检查后:观察反应,及时处理

检查结束后,患者需在候诊区观察 15-30 分钟,确认无皮肤灼伤、关节疼痛等不适症状后再离开;若回家后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加剧,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为金属相关不良反应。

总之,体内有金属并非绝对不能进行磁共振扫描,关键在于明确金属类型、材质及植入情况,通过医生专业评估,判断安全性。患者需主动配合信息告知,遵循医疗建议,才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


  • 电话:0371-65749110  手机:15890150570

    邮箱: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18号河南广播电视台

  • 微信

    公众号

    微信
    抖音

    抖音

    抖音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博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微信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河南法治频道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