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愚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
疝气作为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主要因腹壁组织薄弱或缺损,导致腹腔内器官或组织突出形成包块,手术是根治疝气的核心手段。目前临床常用的疝气修补术分为传统手术与无张力补片手术两类,二者在手术原理、操作方式、术后恢复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体验与预后效果。以下从多个维度对两种手术方式进行详细对比分析。
手术原理的不同是两类疝气修补术的本质区别,直接决定了手术操作逻辑与术后腹壁功能的恢复方向。
传统疝气修补术遵循 “组织对组织缝合” 的核心思路,其原理是通过手术分离突出的疝内容物(如肠管、脂肪等),将其回纳至腹腔后,直接利用患者自身腹壁的肌肉、筋膜等组织进行逐层缝合,通过组织间的张力压迫来关闭腹壁缺损处,从而阻止腹腔内容物再次突出。这种手术方式依赖于人体自身组织的愈合能力,缝合后的腹壁结构完全由原有组织构成,无外来材料介入。
无张力补片修补术则突破了传统 “张力缝合” 的局限,以 “补片加强修复” 为核心原理。手术中同样先回纳疝内容物,随后将专用的医用补片(多为聚丙烯、膨化聚四氟乙烯等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覆盖在腹壁缺损处,并通过特殊缝合技术将补片固定于腹壁健康组织上。补片可作为 “人工筋膜” 替代或加强薄弱的腹壁结构,在无张力的状态下实现缺损修复,同时利用补片的多孔结构促进人体组织与补片的融合,形成持久稳定的腹壁支撑。
两类手术的操作流程差异明显,不仅影响手术时长,也对术者的技术要求有所不同。
传统手术的操作流程相对繁琐,主要步骤包括:1. 沿疝囊表面做切口,逐层分离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2. 找到疝囊并切开,将疝内容物仔细分离后回纳腹腔,若疝囊较大则需切除部分囊壁;3. 采用 “重叠缝合” 或 “张力缝合” 技术,将腹壁缺损周围的肌肉、筋膜组织强行拉拢缝合,必要时需加固缝合多层组织;4. 最后逐层缝合皮下组织与皮肤,完成手术。由于需要强行拉拢组织缝合,手术操作难度较高,对术者的缝合技巧要求严格,且手术时长通常在 1-2 小时。
无张力补片修补术的操作流程更简洁,核心步骤为:1. 同样做切口并分离组织至疝囊位置,回纳疝内容物后,无需强行拉拢周围组织;2. 根据腹壁缺损大小裁剪合适尺寸的补片,确保补片能覆盖缺损边缘 2-3 厘米的健康组织;3. 采用 “无张力固定” 方式,将补片通过可吸收缝线或专用固定钉固定于腹壁,避免补片移位;4. 直接缝合筋膜、皮下组织与皮肤,手术完成。该手术无需克服组织张力,操作难度较低,手术时长通常缩短至 30-60 分钟,对术者技术门槛相对较低。
术后恢复速度与并发症发生率是患者最关注的指标,两类手术在这方面的差异尤为显著。
传统手术因存在组织张力缝合,术后恢复周期较长。患者术后需卧床休息 3-5 天,避免剧烈活动,完全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通常需要 2-3 个月。术后疼痛是最突出的问题,由于缝合处组织受张力牵拉,患者术后 1-2 周内会出现明显的切口疼痛,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长期的腹壁牵扯痛。此外,传统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主要包括:1. 复发率高,因自身组织愈合能力有限,术后疝气复发率可达 10%-15%;2. 切口感染风险,由于手术操作时间长、组织损伤大,切口感染率约为 5%-8%;3. 尿潴留、腹壁血肿等并发症也较为常见。
无张力补片修补术因无组织张力,术后恢复优势明显。患者术后 6-12 小时即可下床活动,1-2 周内可恢复轻度日常活动,1 个月左右基本能回归正常工作与生活。术后疼痛轻微,多数患者仅在术后 1-3 天出现轻微切口不适,无需长期依赖止痛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1. 复发率极低,补片与人体组织融合后形成稳定支撑,术后复发率仅为 1%-3%;2. 切口感染率低,手术时间短、组织损伤小,感染率控制在 1%-2%;3. 补片相关并发症(如补片移位、排异反应)发生率不足 1%,且通过术前严格评估与术后护理可进一步降低风险。
两类手术的适用范围不同,临床选择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传统手术更适合腹壁组织条件较好、缺损较小的患者,主要包括:1. 儿童疝气患者,由于儿童腹壁仍处于发育阶段,自身组织愈合能力强,且补片可能影响腹壁发育,故优先选择传统手术;2. 腹壁缺损直径小于 2 厘米的成年患者,自身组织可通过缝合实现有效修复;3. 对人工补片存在过敏史或严重排异风险的患者,如患有严重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需避免使用外来补片。
无张力补片修补术是目前成人疝气治疗的首选方式,适用范围更广,包括:1. 中老年疝气患者,这类患者腹壁组织薄弱、愈合能力差,无张力补片可降低复发风险;2. 腹壁缺损较大(直径大于 2 厘米)的患者,自身组织无法通过张力缝合修复,需依赖补片加强;3. 复发疝气患者,传统手术复发后再次采用张力缝合效果差,补片修补可显著提升修复稳定性;4. 合并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的患者,无张力修补术后恢复快,可减少并发症对基础疾病的影响。
传统疝气修补术作为经典术式,虽在儿童患者及特殊过敏人群中仍有应用价值,但受限于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复发率高的缺点,其临床应用已逐渐减少。无张力补片修补术凭借无张力修复、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势,已成为成人疝气治疗的主流术式,且随着生物补片材料的不断革新(如可降解补片),未来将进一步提升手术的安全性与兼容性。
临床实践中,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年龄、腹壁缺损大小、身体基础状况、过敏史等因素,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患者也应充分了解两种手术的优缺点,与医生积极沟通,共同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式,以实现最佳的疝气根治效果。